長安文化網訊(通訊員 梅隆)2025年3月15日,第九屆世界周易高峰論壇在西安盛大開幕。全國乃至世界易學專家200多人歡聚一堂,共話周易研究成果。共同探討周易文化及其在全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周易高峰論壇是國際易學聯合會主辦的全球性學術會議,旨在推動周易文化的研究與傳播,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自2009年首屆論壇舉辦以來,已成為全球易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之一。
在會期間,大會主持人現場播報了長安文化研究會致第九屆世界周易高峰論壇的賀詞。賀詞中提到,周易之學,根植于中華文明的沃土,貫通天人合一之道,既是中華智慧的瑰寶,亦是與世界文明對話的密鑰。長安文化研究會表示,將與周易文化研究會共同推動現代社會的文明發展。并對發展研究提出了三點意見。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和強烈反應。
第九屆世界周易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為全球易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合作平臺,同時為周易文化的現代化與國際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堅信,只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融合古今中外的智慧,以“革故鼎新”的決心直面時代的挑戰,周易文化與長安文化才能真正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精神橋梁。我們深信,這場匯聚古今智慧的學術盛會,必將為周易文化的創新性發展與全球化傳播注入新的活力。
長安文化研究會致第九屆世界周易高峰論壇
賀 詞
尊敬的論壇組委會、各位專家學者、海內外嘉賓:
值此第九屆世界周易高峰論壇盛大開幕之際,長安文化研究會謹以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蘊與學術熱忱,向論壇的召開致以最誠摯的祝賀!周易之學,根植中華文明沃土,貫通天人合一之道,既是中華智慧的瑰寶,亦是與世界文明對話的密鑰。本屆論壇必將為周易文化的傳承創新與全球共享開啟新的篇章。
周易之學,乃中華文明觀天察地的智慧結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哲思,正與長安文化中"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包容氣度交相輝映。站在絲綢之路起點的時空坐標上,我們愈發體會到:周易陰陽相生的辯證思維,六十四卦的無窮變化,恰如人類智慧的星辰圖譜。必將構建跨文明對話的學術范式。
“以長安強文化,以周易筑魂魄。” 中華文明必將引領世界!
《周易》云:“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這一思想與長安文化“兼容并蓄、絲路共榮”的精神不謀而合。長安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見證了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與共生,而《周易》中陰陽相濟、剛柔并濟的哲學,恰為當今多元文明互鑒提供了方法論指引。期待與會學者以“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視野,探索周易與長安哲學、科學、藝術等全領域的深層關聯,推動跨文化對話的范式革新。
長安文化研究會匯聚了各領域頂尖學者,出版了《長安學》四十卷,可謂砥礪扛鼎之作。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周易“變易、簡易、不易”的智慧,既在《長安學》中有深刻體現。這為個體生命提供安頓之道,亦可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東方智慧。其中"保合太和"的和諧理念,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東方文明方案。建議學界同仁:一要加強周易符號系統與當代科技的跨學科研究,二要強化易學思想與世界主要哲學體系的比較研究,三要推進周易文化與長安文化搭建常態化學術交流平臺。讓我們以"天行健"的進取精神,共繪文明互鑒的新圖景;以"地勢坤"的包容胸襟,共筑學術合作的新高地。
值此盛會,我們特別倡議設立"絲路易學研究院",依托長安文化學術資源,聯合各國研究力量,系統開展周易文化與長安文化以及中亞星相學、印度吠陀數學、希臘古典哲學的關聯研究。系統梳理周易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軌跡及其對沿線文化的深遠影響。我們相信,唯有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融通古今中外,以“革故鼎新”的勇氣直面時代命題,周易文化與長安文化方能真正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精神紐帶。我們深信,這場融匯古今智慧的學術盛會,必將為周易文化的創新性發展與全球化傳播注入嶄新活力。
最后,誠邀四海賓朋在論壇之余,漫步長安城垣,觸摸周秦漢唐的易學風骨,感受“云橫秦嶺家何在,易理長存天地心”的文化氣象。愿本屆論壇成果豐碩,愿全球學者攜手同心,共繪人類文明美景與共的未來畫卷!
長安文化研究會
2024年3月15日